追寻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4月14日-18日,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城轨专委会)组织全体人员赴皖西六安接受红色教育。追寻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此行第一站参观的是位于霍山县城关镇小南岳森林公园北侧的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纪念园占地17.1万平方米,2009年9月对外开放。分山上和山下两个部分,山下为纪念园广场一红源广场,山上包括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六霍起义纪念亭、传贤亭、淠西亭4个部分。现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市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等。
.png)
红源广场1
.png)
红源广场2
.png)
红源广场3
.png)
红源广场4
红源广场5
此行第二站参观的是位于金寨县天堂寨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遵照中央指示,从鲁西南重镇菏泽出发,于8月2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当年12月30日,将前方指挥所设在下楼房的周宅。为再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光辉历史和艰苦历程,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使之与天堂寨绿色资源相呼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经六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天堂寨易地重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项目的选址在与旧址地理环境相似的景区大门500米处,与建成的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隔路相望、相互呼应。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
此行第三站参观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4日扶贫调研地和召开扶贫座谈会旧址--金寨花石乡大湾村。大湾村位于金寨县花石乡西南部,在国家级自然区马鬃岭脚下,地处山青水秀、景色迷人、环境优美的帽顶山脚下,平均海拔800米以上,辖区内原生态景点丰富,民风淳朴。精准扶贫后大湾村旧貌换新颜的喜人变化,现在的大湾村,别墅林立,保留了部分老房子的外貌,里面是焕然一新,并入选2023年度第一批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
大湾村主干道一旁,有一条小路蜿蜒上山。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是沿着这条小路来到了大湾村民组。曾经的土路早已换成柏油路,村民陈泽申家的老屋就在路旁。城轨专委会一行专门到陈泽申家中走访,了解他的脱贫故事。几年前,陈泽申中年丧子,老伴因病去世,儿媳改嫁,独自带着孙子,守着几亩薄田的日子越过越穷。陈泽申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给他制定了帮扶计划。依靠光伏发电、贴息贷款养羊等项目,陈泽申和孙子的生活悄然生变。
“那一天,总书记就是坐在院子里和大家聊天的。你看这桌子椅子,都是按照当天的位置摆放的。咱们大湾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总书记的关怀啊!”过去不善言辞的陈泽申,如今担当起义务解说员也能侃侃而谈。老屋里新设置了一排货架,整整齐齐摆放着将军菜、木耳、茶叶等当地特产。
城轨专委会一行与村民陈泽申1
.png)
城轨专委会一行与村民陈泽申2
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湾村视频
此行第四站参观的是位于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史河西畔金寨县红军广场。金寨县红军广场旅游景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六个主要景点,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具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与绿色山水景观紧密相连,具有山区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六安金寨县,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后,习近平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城轨专委会在纪念碑前广场开展了敬献花蓝、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
张大春主任带领全体人员重温入党誓词
全体人员宣誓
.png)
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敬献花蓝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红色景点作为一种时空媒介,记录着辉煌的历史,承载着先烈的精神,诉说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红色的基因,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为期五天的红色教育,大家仔细聆听讲解,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此次红色教育活动,大家都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继承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条件下的奋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